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综合)

特稿

  • 利用家族文献考察清代人物生卒年与著作——以四位“东莱赵氏”作家为例

    朱则杰;

    在文献学研究中,作家的生卒年与著作都是考察的基本内容。著作属于文献本体,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生卒年则标志着作家生活的具体时代,直接关系到相互之间的排序。而作为研究的资料来源,除了其他文献资料以外,家族文献也特别值得重视。现在以《东莱赵氏家乘》(家谱)和《东莱赵氏楹书丛刊》(家集)为主,考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所收四位“东莱赵氏”作家的生卒年与著作,或可说明这个问题。

    2025年04期 v.45;No.261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幕阜山文化研究

  • 翻译伦理学视角下的咸宁市茶名英译研究

    陈艳芳;陈军海;陈永斌;吴晶;马诗淇;

    茶叶品牌文化的宣传,对提高茶叶品牌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翻译伦理学强调翻译的伦理、规范和价值。以翻译伦理学为基础,以再现、服务、交际、规范、承诺这五种伦理模式为框架,以咸宁市茶名为例,研究其英译原则及策略。此研究旨在深化茶名翻译研究,为茶名翻译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45;No.261 7-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赤壁古桥考略

    贺祖清;

    赤壁文化底蕴深厚,留存有大量江南风格的古桥,其中,入选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桥就多达11座,为研究明清时期鄂南地区民间桥梁建筑工艺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关于赤壁古桥,在相关文史资料中有部分记载,但未见有专文论述。通过搜集赤壁古桥的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首次对赤壁古桥进行专题考证,主要包括赤壁古桥的基本概况、特点种类、附属结构、命名方法及其与赤壁文化的关系等,首次发现和实地考证了万寿桥(遗址)、洪门桥(遗址)、飞龙桥(遗址)、永保桥等史料不曾记载的“编外”古桥,并找到相关实证资料。

    2025年04期 v.45;No.261 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0K]

政治经济与法律

  • 安徽省区域物流与农产品上行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孙成磊;余茂辉;

    伴随着社会主义社会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农产品出村进城的现实需求尤为迫切,物流行业壮大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上行的质量。文章选取安徽省2012-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区域物流和农产品上行的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出区域物流和农产品上行历年的综合发展水平,最后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描绘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安徽省区域物流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农产品上行的能力也在稳步提升,且两者之间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逐步转向初级协调,提升空间较大,据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促进安徽省物流业水平的提升进而带动农产品高质量规模化上行。

    2025年04期 v.45;No.261 26-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和企业双元创新

    陈鹏;何英强;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5-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研究模型,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企业的动态能力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双元创新的作用,表现为在动态能力的调节下,企业能够及时对当前迅速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做出相应的数字化战略转变,能够有效地协调配置资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灵活地转换探索性创新和利用型创新,促进企业整体的创新发展。

    2025年04期 v.45;No.261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中国新能源汽车对RCEP主要成员国出口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分析

    李熙;姚金雪;胡莉;吴伊琳;

    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对RCEP主要成员国的出口贸易为研究对象,在对我国新能源出口RCEP成员国贸易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与成员国间关于新能源汽车出口贸易结构和总量。在此基础上,结合拓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2017年到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RCEP主要成员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计算评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成员国各国出口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良好的贸易环境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对RCEP区域市场开拓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对RCEP成员国的出口贸易都存在较大贸易潜力和发展空间。最后,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出口结构、提升新能源汽车出口质量水平,增强市场认知度,实行差异化战略创造新的贸易增长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2025年04期 v.45;No.261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文史研究

  • 新时期中国儿童小说叙事视角的新变

    王艳文;

    主要根据叙事人称,从叙事视角入手,来分析新时期中国儿童小说的叙事视角的新变,是以新时期以前的儿童小说作为参照物,来进行对比研究。在叙事人称上,新时期儿童小说中第一、二、三人称叙事中,相对于新时期以前的小说“单一狭窄”叙事视角来说,显得“灵活多样”。这种新变不仅是叙事视角的变化,而且体现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使小说不再匍匐在故事上,关注“说什么”,而挣脱了故事的束缚,上升到技巧层面上,关注“怎么说”,体现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与进步。

    2025年04期 v.45;No.261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 论柳永歌词呼应结构与篇章体制之关系

    汤斯琪;

    呼应结构广泛存在于现代歌词之中,也常见于合乐而唱的古代歌词。北宋词作家柳永工于填词,尤其善用多种呼应结构,推展出繁缛披纷、情韵悠长的词篇。柳永词中的呼应结构主要有问答式呼应、比较式呼应、排列式呼应、兴咏式呼应及点染式呼应。呼应结构既为柳永慢词创作提供了范式,也为柳永铺展慢词提供手段,更为柳永俗词奠定了基调。柳词善用铺叙,其秘籍就在于灵活地运用多种呼应结构,将繁多芜杂的意象、跳跃多变的时空及深沉厚重的情感都清晰地呈现出来。

    2025年04期 v.45;No.261 57-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新闻与传播研究

  • 网络热词“X脸”构式的小三角考察

    陈建彬;朱璐;潘登;吴芳芳;

    运用“小三角”理论对“X脸”构式进行“表—里—值”三方面的共时研究发现:“X”在语表形式上多表现为双音节名词,动词、多音节形容词是新兴网络用语;在语里意义上表现为涵盖意义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语义特征的行为动作义与心理态度义以及表里印证下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在语用价值上表现为独特的语用表达、语用心理与突出焦点价值。最后,从历时角度印证了“X脸”构式的主观化过程与流行动因,其中隐喻认知方式与语言经济性原则是内驱力,大众心理与网络发展是外驱力。

    2025年04期 v.45;No.261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基于Python从海外在线书评追溯民族形象构建——以《鱼翅与花椒》为例

    王朝培;师依;

    情感分析是获取消费者评价及情感态度的方法,将这一方法引入到海外书评中来追溯民族形象的构建可能会有新的发现。通过运用Python数据爬取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采集了美国电商网站亚马逊和图书评论网站好读网中《鱼翅与花椒》英文原著的读者评论数据,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数据挖掘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海外读者除了对该书高度认可之外,还对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人文风情和当代中国变化发展十分感兴趣。结合情感分析技术,分别从有关中国的“文”“人”“变”三个方面的评论进行情感分析和数据统计,剖析了中华民族形象在海外的构建状况。

    2025年04期 v.45;No.261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教师教育研究

  • 美国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案例研究

    俞佳君;张大鸣;

    以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为案例,发现美国高校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组织及成员由专兼职队伍构成,其主要目的是回应外部问责和促进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首要问题就是建立各层面学习成果的联系,使它们形成相互关联、连续一致的整体。通识教育成果与专业学习成果的评价均可落实到具体课程中进行,这样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学习成果评价任务与评分标准聚焦于“学”,以能够反映成果的达成情况,同时促进学生明确目标,提高学习能力与效果。教师的积极参与仍是学习成果评价的关键,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2025年04期 v.45;No.261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来华留学生中国国情教育体系研究——以湖北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为例

    章春风;陈雅蓉;朱琴;沈奡;陈圣江;

    随着国际交流加深,“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有大量的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宣讲中国故事,浸润中国文化,知晓中国的国策,体验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开展必要的国情教育是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一项重要教育。湖北科技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以《中国概况》课程教育为主,辅助第二课堂教学,加强了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国情教育,引导了来湖北科技学院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培养了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留学生。

    2025年04期 v.45;No.261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专业与课程建设

  • AI赋能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张廷;

    在数字化时代,AI重塑教育形态,为高校育人带来新机遇与挑战。传统模式在多方面存在困境,如教学方法难以精准把握学生需求、课程体系协同不畅等。AI凭借数据分析与智能平台构建能力,提供了有效解决路径。梳理协同育人理论与AI技术赋能的耦合逻辑,从六个维度阐述深度融合机理。针对现实困境,提出AI赋能的创新路径:一是构建智能化协同平台,打破校内各部门的沟通壁垒,优化协作流程;二是利用AI动态匹配思政元素,打破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目标的割裂,实现深度融合;三是通过个性化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解决师资失衡问题;四是推动AI驱动的动态资源匹配,引导思政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五是建立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动态评价体系,实现全面、持续的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评估;六是建设智慧思政中枢平台,为思政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探索AI赋能协同育人路径,旨在促进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建构,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全面优化,助力学生的价值观内化和综合素质发展。

    2025年04期 v.45;No.261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 对分课堂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张飞雪;周洋;余航基;黄铁军;杨文;蒋坤;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全球药学院校发展论坛上指出,近年来,教育部把医学教育摆在关系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赋予“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以理念创新为引领,推进药学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人民健康和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更多医药人才来提供基础性支撑,办好高等药学教育是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现的基础。然而,传统教学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优秀的药学专业人才。本研究探讨对分课堂在药理学中的教学效果,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届的105名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2个班共药学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3名学生和对照组52名学生。试验组采用对分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成绩和沟通技能态度得分和创新能力得分。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成绩、沟通技能态度得分和创新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分课堂教学应用于药理学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学生沟通技能,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025年04期 v.45;No.261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 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佘翠华;王泽颜;丁爽;

    心理情景剧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维也纳精神科医生莫雷诺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高校出现并逐渐发展。心理情景剧以大学生生活为题材,通过戏剧的方法和夸张的艺术表达形式演绎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非专业性特质,主要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章探讨了心理情景剧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包括高性价比校园资源利用、高校校园文化有效塑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健康关怀等方面。同时,也指出了心理情景剧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非专业性、题材雷同、体制缺陷等问题。尽管面临困境,但随着心理情景剧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研究深入,它有望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式。

    2025年04期 v.45;No.261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元宇宙与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医学教研中的应用

    朱丹;陈垠蓁;彭铁;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元宇宙(Metaverse)与虚拟仿真技术日趋成熟,其应用已渗透至多个领域,并与临床医学教育及研究的融合日益深化。在医学教育层面,元宇宙与虚拟仿真技术通过革新传统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容错能力;依托交互式场景与沉浸式体验,学生得以在虚拟环境中无缝衔接理论与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与转化应用。在医学研究领域,此类技术为跨学科协同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降低人力资源消耗提供了创新路径,同时通过提升诊疗效率与精准度,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跃升,最终为人类健康福祉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

    2025年04期 v.45;No.261 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 湖科学人/徐四六

    <正>徐四六,1969年出生于湖北咸宁,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博士,中国光学会会员,湖北省孤立子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江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湖北科技学院教授(二)级),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非线性光学、光通信和量子光学的教学与科研。在《Chaos,Solitons and Fractals》《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Phys.Rev.A》《OPTICS EXPRESS》《J.Opt.Soc.Am.B》《EPL》《Nonlinear Dynam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教学项目2项、咸宁市重点研发项目2项、其他项目15项,并指导年轻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

    2025年04期 v.45;No.26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 吉文明山水画作品

    吉文明;

    <正>~~

    2025年04期 v.45;No.261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