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学院学报(综合)

政治经济与法律

  • 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基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比较的视角

    翟子瑜;陈振凤;

    科技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目标,也关乎企业是否具备竞争优势;内部控制则是保障企业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按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作用在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支持了"内部控制促进观",并在如何提高创新绩效方面按照产权性质分别提出建议,在如何提高创新绩效这个问题上给不同性质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的启示。

    2021年06期 v.41;No.23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征地冲突研究可视化分析

    邓国彬;张晴;

    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0年于CNKI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中与我国征地冲突研究主题相关的43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文献统计分析、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聚类分析、时区图分布、突变词检测等功能,得出如下结论:(1)目前,征地冲突领域的发文量呈下降趋势,研究作者与机构均未形成较为密切的合作网络。(2)征地冲突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农村土地征收、失地农民、征地冲突、征地拆迁和利益主体等相关主题。(3)我国征地冲突领域主要经历了四个研究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起步发展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4)通过突变词探测,预测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可能会围绕利益博弈、征地冲突和社会主要矛盾等内容展开。

    2021年06期 v.41;No.239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 房地产税改革探究——以沪、渝两地房地产为例

    谢璐;

    房地产税是我国地方税收体系中的重要税种,是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政策工具。但我国目前仅对企业及商业用房在保有阶段征收房地产税,而未对城镇居民住房在保有阶段征收房产税。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热度居高不下,政府坚定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大背景下,房地产税的开征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房产税自实施以来也不过20多年,目前还处于非常不成熟阶段,导致我国房产税严重滞后于房地产行业及市场的发展。本文以我国的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房产税的基本现状,通过对沪、渝两市的试点细则进行对比,分析其实施效果及存在不足,概括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当前状况及"房住不炒"政策的贯彻情况,提出房地产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构想。

    2021年06期 v.41;No.239 16-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新思考

    谢俊;钟佩;肖雅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新时代高校越来越注重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融合有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助于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益于改善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有益于增强大学生党建的活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面对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教学内容枯燥以及学生党建工作和党政队伍不完善的困境,提出了要实现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必须在党建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通过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激发党建生机活力;完善制度注重学习,提升党政干部队伍素养;通过创新教育载体、拓展教育形式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校的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达到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同向同行。

    2021年06期 v.41;No.239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他山之玉:日本《强制执行法》之财产开示程序

    汪隽;陈哲;

    在民事执行中,被执行人向法院报告其财产范围有助于执行工作的高效进行。日本《强制执行法》设置财产开示程序来查明债务人可供执行之财产,能有效地明确债务人财产之范围。其中,财产开示义务人到庭陈述和申请人可向开示义务人发问等相关规定,有助于提高执行效率,切实保障利益相关人的权益。与日本财产开示制度相比,我国"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制度存在指导原则不明确、程序启动主体不恰当以及申请人程序参与权难以保障等诸多问题,导致被执行人财产难以查明。因此,可在借鉴日本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明确便于执行和申请人权益有限兼顾被执行人权益原则,进而基于上述原则完善"被执行人报告财产"的启动程序和该程序中听证过程的相关制度。

    2021年06期 v.41;No.239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文学研究

  • 赞比亚英语文学的缘起与流变

    黄晖;杨曼;

    赞比亚是非洲中南部内陆国家,伴随着殖民统治,英语被确立为赞比亚的官方语言。赞比亚独立后,英语文学逐渐兴起和发展,是赞比亚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赞比亚英语文学萌芽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于七十年代进入成熟期,在八十年代后进入休眠期。本文主要梳理赞比亚英语文学的缘起与流变,以期弥补我国对赞比亚文学研究的空白,为非洲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2021年06期 v.41;No.239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论余华小说中的音乐修辞

    陈诗晴;

    本文以余华小说中的音乐修辞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其音乐性的艺术构思、叙事节奏、艺术氛围和叙述语言等四方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在创作过程中对音乐的接受情况,探讨了这种写作方式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领略余华对语言的准确把握。

    2021年06期 v.41;No.239 41-4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语言学研究

  • 湖北罗田方言把[ma21]字被动句

    徐英;王姊林;

    "把"字被动句是罗田方言最常用的句式,"把"念[ma~(21)],阴平。跟普通话严格意义上的被动句相比,罗田方言的"把"字被动句中的体词性成分NP_1NP_2不可省略,谓语动词VP一般是表处置义的动词和部分表示感觉、知觉的动词。罗田方言里的"把"作动词,表示"抓、拿"义。由"抓、拿"义引申出"给予"义,再由"给予"义动词引申为"容让"义动词,最后语法化为被动标记词。

    2021年06期 v.41;No.239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一字汉字ザ变动词活用的历史变化

    付娇;

    本文通过考察所有"一字汉字+ずる"形动词和"一字汉字+じる"形动词在现代的使用情况,并利用语料库从通时角度宏观考察明治时期到现代一字汉字ザ变动词上一段化的整体情况,总结了一字汉字ザ变动词在发生上一段化时的总体特征。并从微观角度调查了每个"一字汉字+じる"形动词的初出年代及其特征,分析了一字汉字ザ变动词发生一段化变化的原因。

    2021年06期 v.41;No.239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古代汉语称谓词的文化蕴涵

    潘艳花;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古代汉语称谓词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古代汉语称谓词直接体现出的人与人之间血脉关系、身份地位、亲疏远近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结合不同的社会生活场景探讨了古代汉语称谓词体现出的社会、地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蕴涵。

    2021年06期 v.41;No.239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新闻学与传播学

  • 中国典籍对外译介模式研究——以余国藩《西游记》译本在美国的译介为例

    常红婧;

    典籍译介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文明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拟从中国文学译介模式五要素出发,探究余国藩英译《西游记》的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剖析余译本在美国成功传播背后中各个环节涉及的运作方式和推动力,以期总结出中国典籍外译可借鉴与推广的译介模式。

    2021年06期 v.41;No.239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歪果仁研究协会”短视频的文化传播研究

    黄维;

    由留学生团队运营的"歪果仁研究协会"自媒体,敏锐察觉当下中国的流行元素及中外文化差异,推出系列以外国人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短视频。本文以"歪研会"95期短视频为样本,通过分析其文化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发现其传播内容以语言与文化、娱乐与热点、生活类议题为主,议题丰富;在传播效果上满足受众好奇心理、寓教于乐、得到国内受众好评。结合中国文化传播现状,文章对新媒体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提出了建议。

    2021年06期 v.41;No.239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蒲圻纸考略

    罗胸怀;

    蒲圻纸在宋代是一种享有盛誉的纸张品牌,是宋代图书出版、日常"传书"的重要用纸,在中国古代造纸业和出版业史上均占有一定的地位。现在蒲圻纸早已失传,古代文献中虽然有蒲圻纸的相关记载,但未见有专文论述。论文通过所能涉及的有关蒲圻纸的文献资料,首次对蒲圻纸进行考证,主要包括蒲圻的造纸传统,失传的蒲圻纸造纸工艺,以及蒲圻纸的广泛使用和蒲圻纸对宋版书的贡献。

    2021年06期 v.41;No.239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浅析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与创新

    吴惠娟;

    科技期刊是发表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杂志。其出版的内容、方式和周期具有连续性,时效性,创新性,渗透性等特征。中国的科技期刊在不断发展,主要针对科技期刊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科技期刊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与创新进行探讨,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和质量提升有所助益。

    2021年06期 v.41;No.239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地方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困境与发展对策——以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

    聂应高;

    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大力实施,产业界、商业界、学术界都兴起了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与应用的热潮。智慧图书馆建设作为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长期性系统工程,其建设内容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来,智慧图书馆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地方高校图书馆仍然存在诸多的困境:师生获取资源被动、信息孤岛现象凸显、用户行为数据挖掘受限、难以与第三方跨界合作以及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地方高校图书馆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尽的实施规划,合理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从服务层、应用层、管理层、数据层和基础层等层次架构入手,创建智慧图书馆体系整体架构,着力推进地方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

    2021年06期 v.41;No.239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 高校办公室信息工作的网络化分析

    董治平;

    网络的发展不仅促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推动着整个社会朝着网络化迈进。作为组织信息、传播信息主体的高校办公室,也需要适应社会网络化发展需要,突破组织框架,在广阔空间内实现点对面的传播。文章以高等院校办公室信息工作为对象,阐述了信息工作网络化的现实意义,论述了信息工作网络化的理论支撑、实现路径,并对信息工作网络化的优化对策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2021年06期 v.41;No.239 90-9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教育教学研究

  •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周海岩;

    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且具可行性。调查发现,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整体水平和教师文化教学现状尚不尽如人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尚存在诸多问题,还未构建起有效的策略路径。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从教学目标、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师素养、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探寻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以期助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1年06期 v.41;No.239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情感性研究

    李芳吾;

    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工具,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核心媒介,直接影响到学生心智与情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外语教师课堂话语及其功能,对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情感性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情感性在语言选择和非语言模态的体现,并对外语教师运用课堂话语情感性来改进教学效果给出了相应建议。论文还指出了外语教师课堂话语情感性研究的不足,未来需要加强纵向研究来了解教师情感与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关系,外语教师情感性的话语对学生情感发展以及外语课堂的影响。

    2021年06期 v.41;No.239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基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日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

    占柳;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我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依托中国中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日本多家康养机构达成了校企合作协议,对本专业部分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这对本专业日语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我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原则两依据四结合"的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021年06期 v.41;No.239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心理支持:价值、挑战与对策

    朱必胜;雷振宇;

    不同于以往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的爆发具有时间突发性、范围广泛性、影响滞后性等特点,对心理发展正处于未成熟过渡至成熟水平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心理冲击,在不同的时期,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出现的众多心理问题,本文在厘清新冠疫情背景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常态化的心理干预及支持措施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常态化的心理干预及支持措施难以妥善解决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际可行的解决措施,以净化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心理环境,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021年06期 v.41;No.239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我校大学生抑郁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胡素云;杨春艳;袁艳;涂小丰;

    为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抑郁现状与影响因素,并为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抑郁干预体系提供有效参考,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校330名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校大学生抑郁的检出率为35.9%,其中轻度抑郁26.8%,中度抑郁8.6%,重度抑郁0.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级、性格、人际关系、运动状况这五个因素对大学生抑郁产生了显著影响(P <0.05)。分析认为虽然我校大学生的抑郁程度较低,但抑郁的检出率较高,抑郁情绪与多因素相关,必须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缓解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021年06期 v.41;No.239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后疫情时期优势视角理论在青少年网瘾心理干预中的新尝试

    万虎;裴浩;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他们在诸多方面也带来负面影响。后疫情时期,青少年网瘾问题更加引发社会各界的对此的高度关注。因此,对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健康促进已刻不容缓,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家庭干预和学校教育等心理视角提出具体可行的矫正策略。

    2021年06期 v.41;No.239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慕课时代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以《意大利语语音基础》课程为例

    吴晗;成丽佳;

    慕课的学习模式具有开放性,学习对象没有特定限制,可以针对多人授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慕课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动力。以《意大利语语音基础》课程为例,探究慕课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2021年06期 v.41;No.239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化学类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付春平;王文广;

    现在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的主观指标其中一项就是就业满意度。它是大学生对自身就业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以化学类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为主题,基于对化学类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化学类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求职难易程度、教学满意度、专业就业前景和何种渠道找到工作等因素与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相关性。

    2021年06期 v.41;No.239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基于档案袋评价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

    骆明艳;刘任丰;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注重档案袋评价,其过程性和反思性符合中小学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基本要求。根据档案袋评价的理论基础,参考学习前人研究的成果,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中档案袋评价的运用,讨论了中小学劳动教育档案袋评价的基本原则,设计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档案袋评价的指标体系,以突出档案袋评价的育人导向并发挥其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反馈、调节和完善的功能。

    2021年06期 v.41;No.239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科技论坛

  • 基于开放包容视角下的智慧校园共享共生数据链生态体系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朱璟;金秋萍;

    当前,高校把加强数据治理能力建设作为迈入智慧校园的必经之路。文章以智慧校园中各系统间的数据流(数据链)为主线,通过研析,梳理出高校数据治理成功案例不高的缘由是因为数据链属主间存在着利益失衡、包容性不足等系列问题,提出了以开放心态、包容的情怀去对待问题的症结,并提出构建共享共生数据链生态体系作为高校数据治理的良策。

    2021年06期 v.41;No.239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地方高校产学研用创新创业模式建设:现状分析、问题透视与路径探索——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伍爱霞;罗千灵;阮若林;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将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一线应用创新人才作为历史使命,把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目标。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应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协同培养作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查阅掌握国家省市对产学研用方面的支持政策,调研了解国内外产学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产学研用合作发展方面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咸宁市几所高校与高新区企业产学研合作为例,通过调研走访区内科技企业掌握企业产学研用平台建设现状及需求,提出由政府支持主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整合资源,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助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21年06期 v.41;No.239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书评

  • 商界精英的文化情怀——评许强《隋唐英雄传》

    谢望梅;

    <正>《隋唐英雄传》分上、下卷(团结出版社2020年11月第1版),总计65.5万字。作者许强是投资湖北通城黄龙山文旅开发的一位儒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系当年襄阳的文科状元。许强大学毕业后先在湖北省省直机关从政,后下海经商。记得十几年前到通城开笔会,在黄龙山旅游公司门口集合,咸宁市直、通城、通山、崇阳、嘉鱼、赤壁、咸安各县市区领导和作者几十个聚在一起,寒暄、介绍,气氛异常热烈。只见热热闹闹的人群中,有一位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三十多岁男士,面带微笑,静静地站立着。后来,经过当地领导介绍,我才得知他叫许强,是在黄龙山投资开发的老板,也是此次活动的赞助商。

    2021年06期 v.41;No.239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