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首发
“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中国古代廉政辞赋的发展及其资治意义
何新文;廉洁不贪、公正清明的廉政吏治,是古代人民的政治理想,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而自楚汉辞赋前承《周礼》“六廉”理想,以“廉洁”去“奢”的讽谏创始,经唐宋赋以“不贪”或“六廉”名篇的新变,再到清中期《六事廉为本赋》的兴盛,古代廉政辞赋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它们以借古讽今、关注现实为创作目的,围绕“功废于贪、行成于廉”“澄叙官方、振兴仕路”策略而赋,在思想内容上关注“尚廉去贪”“以廉为本”的廉政内涵,在艺术方面“以策论手段”施之,或引经用典、或限韵对偶,展示“以议论胜人”的议政特色。总结研读古代廉政辞赋,领略辞赋作者议政倡廉、崇尚清明吏治的家国情怀和文化理想,对今天总结传统廉政思想成果、弘扬古代作家关怀政治民生的文学资治精神具有启迪意义。
汉族山歌会文化圈背景下通山山歌会的规矩与禁忌
栗建伟;通山山歌会也叫“立歌堂”,是湖北省通山县这一汉族地区中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集体歌乐社交活动。这一习俗也出现在福建、广东、江西、四川、陕南等汉族地区,形成一个贯穿客家群体及“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川陕”移民路线的汉族山歌会文化圈。通山山歌会是比文赛诗、考量歌才的最佳场所,所用腔调、唱词均有严格规范与禁忌。这些带有汉族、少数民族混合特质的乡土知识体系及民间约定俗成的制度性规矩,规范着歌师们的行为。对其深度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文化考察。
活化传统村落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以通山县车田村为例
彭劲;熊芳;汪艳荣;本文以武汉都市圈内的咸宁市通山县车田村为例,探讨了如何活化传统村落,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策略与路径。车田村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资源的村落,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意义,并对武汉都市圈自然公园城市的传统村落——车田村的特点进行了梳理。随后,文章提出了车田村融入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化车田村的具体措施,包括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美丽乡村、激发产业活力等。最后,文章总结了活化传统村落对于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